公告

★ 初次來訪,請見格規

★聯絡內洽 yunjhong●gmail.com

(記得改@),或至側邊欄留言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365計畫-255★排他性

365計畫-255★排他性

  昨天,不,一直以來對於一些事情我頗感到沮喪,每次遇到時,總會覺得,怎麼會這樣、怎麼可以這樣、又這樣了。


  可是我沒有想太多,因為我總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總是覺得大概是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所以沒有被選上,可是還是沮喪跟難過。

  昨天跟朋友聊天之餘,卻一語驚醒夢中人。


  你不覺得……那個團體,不,應該說那群人,排他性很強嗎?


  我愣了一下。

  排他性這種東西,我以為應該在國小國中中二病的圈圈,或是公司黑暗職場圈圈,又或者是用在陌生的某種宗教或其他團體身上。

  大概是跟老朋友的瘋瘋傻傻淡淡但是羈絆卻很深的老朋友團體相處久了,一直習慣以這種赤誠來看待朋友,是的,赤誠。老家的那群朋友,有時候在別人眼裡看起來是淡漠,因為我們不會一直聯絡,每次見面都隔很久或是有事,然而當碰在一起時又總是瘋瘋傻傻又回到從前,只是話題跟容貌在改變。

  每一次我們的旅行,都可能加入新朋友,這個人的朋友、那個人的朋友,跟我們這群認識超過10年以上的朋友,一起去跨年、環島、澎湖、台灣各地,我們絲毫不以為異,而且也會因此交到新朋友。

  我們交男友也不會通知彼此,知道了就知道了;我們換工作了也不一定會通知彼此,但就是能透過誰誰誰知道了,然後知道對方在哪裡安好,那就夠了。我們這群人很少用網路這種東西了解彼此近況,所以常常不清楚對方今天在幹嘛、昨天去哪了,可是,沒有人認為這樣很奇怪,可是我們又會對對方很好,會想到彼此。

  長期跟這些朋友的相處之下,自然也養成我一些習慣的交朋友模式。

  赤誠、熱心、對朋友的朋友,沒有太多心防。

  前陣子有人對我說過,不喜歡我交朋友的方式,覺得太過刻意。

  那時候我只覺得不解,因為我沒有刻意,儘管長大了也知道,朋友的朋友不一定也會是朋友,可是總是對朋友的朋友,也很容易當成好朋友,很多被視為朋友的,我會以一貫的方式想對朋友好。這樣的熱情似乎讓有些人吃不消。當然這也是我到昨天才想到為什麼我會這樣。

  我很少主動去想到,排他性這種事情,大概是我少根筋?


  你不覺得……那個團體,不,應該說那群人,排他性很強嗎?


  一愣之後思考,驚覺,好像真的是這樣。

  那群人看似很熱情的交朋友,看似很歡迎新朋友、很熱情的把你當朋友,朋友也很多。

  可是那群人,你怎麼樣也走不進去。

  他們會把你當朋友,然而這個朋友跟你所以為的朋友不一樣。

  隔閡、走不進去、點名時總點不到你。但他們又會不時找你搭話

  他們會說,或者我們會解釋說,啊,因為認識的時間長短不一樣。

  我懂所謂認識的時間不一樣的差異,可是,我不懂為什麼老是用「認識的時間沒有他們久」來懲罰、限制後到的人。而我沒有聯想到這是一種排他,並不是我自己的過錯。

  我熟悉的那種朋友是,「雖然我們認識的不夠久,可能會讓你有時後有點困窘不明所以,但是我們很歡迎你加入,快點成為我們的朋友吧。」跟「抱歉因為我們認識不夠久,所以目前沒有辦法接受你喔,或者你領號碼牌去那邊等吧」是不一樣的。

  從來就沒有給機會多出空位,怎麼樣那個圈子也就是那群人,美其名是認識久了,可是講白點就是一種排他啊。部分的人還不是一樣是朋友的朋友,也不算是相熟很久,然而為什麼卻有空位呢?

  你不適合參加。

  你以為我跟他們認識幾年而你跟他們認識幾年。

  啊,抱歉,這是老朋友的聚會。

  我不知道這樣對他們而言這到底是有心還是無心,可是對被排除的人而言,就像被呼了一巴掌,告訴你,親愛的,我們不信任你,你不在我們這個交友圈內。

  而且那種感覺是,就算再過幾年,你知道他們也不會把你當朋友,因為每一次都沒有留空位給你,都是你要自己問,問到了就是撿到了,但更多時候問了只是自取其辱。

  如果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排他,那麼也許也可以講清楚,至少我不會主動去煩,他們也不用被我煩了吧。

  都是我一廂情願、自以為是朋友,都是我認識的時間不夠久,所以,進不去也是沒辦法的事。

  一次、兩次,就像魔法水果籃一下,你參加了這個遊戲,你拿了這個號碼牌,但是好像永遠也不會叫到你的名字,你坐在原地傻傻想說等一下就會叫到了,可是最後你不得不面對現實:


  我忘了一件事,飯糰本來就沒有被放在水果籃裡


  要到所有人都被叫完,結束這場遊戲,才會驚醒,然後難過、痛哭。原來我只是顆飯糰,不是水果呢。

  而他們會說,這本來就是應該的,誰叫你只是飯糰呢。而不會想要把你加進去,把魔法水果籃變成魔法野餐籃。
Google+ 留言提示
~歡迎閒聊~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留言有看到都會回喔^//^